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级)

发布日期:2023-05-18    作者:     来源:     点击: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二)专业代码:4901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职业面向及对应的主要岗位群详见表1和表2。

 

表1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业面向领域及主要工作岗位群

所属专业

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49)

食品类

(4901)

农副食品加工业(13);食品制造业(14);饮料制造业(152)

食糖制造工

(6-01-03-00)

肉制品加工工

(6-01-04-03)

蛋制品加工工

(6-01-04-04)

水产品加工工

(6-01-05-01)

水产品精制工

(6-01-05-02)

果蔬坚果加工工

(6-01-06-00)

植物蛋白制作工

(6-01-07-02)

豆制品制作工

(6-01-07-03)

糕点面包烘焙工

(6-02-01-01)

糕点装饰师

(6-02-01-02)

糖果巧克力制造工

(6-02-02-01)

果脯蜜饯加工

(6-02-02-02)

冷冻食品制作工

(6-02-03-02)

罐头食品加工工

(6-02-03-03)

乳品加工工

(6-02-04-01)

乳品评鉴师

(6-02-04-02)

饮料制作工

(6-02-06-09)

食品工程技术人员

(2-02-24-00)

食糖制造

肉制品加工

蛋制品加工

水产品加工

果蔬坚果加工

植物蛋白制作

豆制品制作

糕点面包制作

糖果巧克力制作

果脯蜜饯加工

冷冻食品制作

罐头食品加工

乳品加工

乳品评鉴

饮料制作

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指导与管理等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

乳品评鉴师

粮农食品安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食品合规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表2 专业面向岗位

序号

岗位群

初始岗位

发展岗位

目标岗位

1

农副食品加工

原辅料预处理

品质控制

技术指导

2

食品制造

生产操作

产品研发

生产管理

3

饮料制造

工艺统计

化验质检

运营管理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食品加工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食品智能制造、农副食品加工和饮料制造等食品行业,从事生产加工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目标

(1)思政素养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2)文化素质

具备大学层次的文化素质。具备运用综合专业知识,独立进行食品加工与制造、品质控制、新产品开发及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3)职业素质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目标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基础知识;

(4)掌握食品生产单元操作的基本知识;

(5)掌握主要食品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6)掌握典型食品加工工艺,熟悉食品原辅料特性与产品标准;

(7)熟悉食品加工机械基础、智能制造生产线、电工等基本知识;

(8)熟悉食品加工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9)熟悉常用食品分析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和维护方法;

(10)熟悉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与标准、控制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11)了解食品行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

3.能力目标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与操作规范进行生产操作;

(4)具有食品加工过程控制、工艺参数的设计与调整的能力;

(5)能够完成工艺文件的编制与归档;

(6)能够发现、判断并处理生产过程中常见异常现象和事故;

(7)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主要食品生产的机械与设备;

(8)能够正确配制试剂,熟练使用主要食品分析检验仪器;

(9)能够参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

(10)能够根据企业管理规范实施一线管理工作。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素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旨在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进行探索,提升重要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表3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说明表

序号

名称

教学内容、目标、要求

教学方式

总评

学期学时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根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以高职学生的成才为核心,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教育;阐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导向,进行道德观教育;阐述法律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法制观教育。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混合式教学

总评成绩=60%(过程性考试成绩)+40%(期末成绩)

共计48学时,第1学期每周各3学时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及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帮助学生领悟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和理论成果,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混合式教学

总评成绩=60%(平时综合成绩)+40%(期末成绩)

共计72学时,第二学期每周各4学时

3

形势与政策

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社政司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围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

教学目标: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做到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难点等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使之能科学预测和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世界观;进而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振兴中华发奋学习。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讲授式教学

本课程考核采取学年考试的方式进行。

总评成绩=60%(1学年的考勤)+ 40%(学年论文、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

共计32学时,第1,2,3,4学期每周各8学时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

教学内容:本课程按照黑龙江教育厅下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内容主要有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天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在黑龙江的几次讲话精神及龙江振兴发展状况;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龙江优秀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精神等。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贯穿的基本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及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用抗联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增强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坚定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课程教学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思政课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共同授课完成。16学时中有4学时可与其它思政课共同开展实践教学。


总评成绩=50%(课堂主旨发言、随堂小考、考勤3项目过程性考核)+ 50%(期末闭卷考试)

共计16学时,第1学期开课每周2学时。

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内容: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文件精神,内容基本上涵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准备、就业创业政策、报到流程、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模块

教学目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升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混合式教学

“职业天空”在线测评,作业

总评成绩=40%(考勤及课堂表现)+ 60%(职业测评或作业)

共计16学时,第1-4学期各为4学时专题讲座

6

创业基础

教学内容:本课程着重介绍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思维定势突破法、转换思维角度法、潜思维法、扩散思维法、形象思维法、联想创新法、逻辑思维法等,基于“全脑”理论基础,将有效的创新工具应用于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各个阶段,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在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思维创新和决策工具。

教学目标: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混合式教学

总评成绩=40%(考勤及课堂表现)+ 60%(职业测评或作业)

共计32学时,第1-4学期每学期8学时。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阐述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人格心理、生涯规划以及生命教育等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切实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角色转换,增强干事创业信心,明确适应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混合式教学

总评成绩=40%(考勤及课堂表现)+ 60%(职业测评或作业)

共计32学时,第1-4学期每学期8学时

8

体育与健康

教学内容: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学习基本的体育理论以及田径、球类、健美操、武术等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循序渐进教学法、整体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分组式教学

总评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 50%(平时成绩)

共计120学时,第一、二、三四学期每周各2学时

9

高职大学英语

教学内容: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传授必备的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和语言功能等),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听、说、读、写、译),重点是听、说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及继续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普通教室和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完成,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三维重现、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

总评成绩=50%(期末口语+上机在线考试成绩)+30%(期中听说技能考核成绩)+20%(平时成绩)

开设1-2个学期,每周4学时

10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大纲为依据,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PowerPoint 的功能和使用、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和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了解操作二级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计算机一体化教室、多媒体教室完成,或者由校企双导师共同授课完成。

示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平时表现10%+作业15%+单元测试15%)40%+期末成绩60%

共计64学时,在第二学期进行

11

大学生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和实训室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安全教育,意识层面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知识层面: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技能层面: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掌握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教学目标: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故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故对大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两部分,公共安全部分统一授课,实训室安全部分根据各专业特点分别授课、实践,统一参加结业考试,成绩合格后签订实训室安全准入承诺书,并获得实训室准入资格。

混合式教学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平时表现10%+作业15%+单元测试15%)40%+结业考试成绩60%

共计16学时,第5学期以讲座形式开设

12

军事理论与训练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家安全教育;主要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战略环境、中国军事思想、中国国防、兵役法基本知识、信息化战争、军事高科技等

教学目标:以国防教育为主线,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军事知识,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防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观念,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打下基础。

混合式教学

总评成绩=60%(过程性考试成绩)+40%(期末机考成绩)

共计96学时,第1学期军训2周共60学时;第2学期每周各2学时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教学内容:本课程设为九讲,其中,第一讲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阐述,第二讲至第八讲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政治保障、领导力量、能力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第九讲落脚于引导青年学生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新时代的奋斗者。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引领学生紧密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

教学要求:本课程多媒体教室完成。36学时中有8学时用于实践教学。

采取“中班授课、小班讨论”互动式教学,加强生师互动交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评成绩=50%(平时综合成绩)+5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

共计36学时,第1学期每周4学时

14

大学生卫生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以预防接种与免疫规划、合理膳食、食品安全与中毒处理、职业病预防、科学运动指导、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等内容进行卫生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通过卫生安全教育的课堂以及实践教学,改变大学生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大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及预防疾病的效果;通过卫生安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普及学生对公共卫生方面知识的了解,能够科学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能够正确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案例教学、讲授式教学、演示教学等方式

总评成绩60%(过程性考试成绩)+40%(期末成绩)

共计24学时,第1学期每周各2学时

2.公共限选课程

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语言交流沟通技巧、书写及法律观念和意识的能力为主要目的,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注重内外兼修,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公共基础限选课程说明表见附录。

(二)专业(技能)课程

实施国家“1+X”证书制度,将粮农食品安全技能等级证书、食品合规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农产品食品检验员、乳品评鉴师的职业资格认证融入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表4 专业基础课程说明表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方法)

考核方式与要求

参考学时

1

食品应用化学(一)

教学内容:本门课内容主要包括和食品相关的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特点以及各大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的代谢特点,途径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分析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将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食品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食品分析与检验与食品安全检测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因本课程的内容较深,学生学习较难,这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而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因才施教,课上老师进行理论+实践的讲方式,课后加强辅导和作业布置,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并以实践考核为主的双考核制。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期中实践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实践考核在课上进行。

共计66学时,第1学开设,每周6学时

2

食品应用化学(二)

教学内容:本门课内容主要包括和食品相关的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特点以及各大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的代谢特点,途径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分析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将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食品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食品分析与检验与食品安全检测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因本课程的内容较深,学生学习较难,这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而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因才施教,课上老师进行理论+实践的讲方式,课后加强辅导和作业布置,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并以实践考核为主的双考核制。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期中实践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实践考核在课上进行。

共计52学时,第2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3

食品营养与健康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讲述食品营养和卫生学相关的基本概念,主要营养物质的的营养作用、代谢变化。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人们营养状况,预防食物污染与中毒的技能,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并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内容,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过程考试50%,综合考试50%

共计44学时,第1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4

食品微生物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包括食品微生物的种类、形态结构及生长的基本知识,以及微生物代谢与菌种保藏,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等知识,并将粮农食品安全1+X考核中微生物检验知识融入其中。

教学目标:本课程使学生能够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并掌握在食品生产加工和食品卫生监督中有关微生物的鉴别、检验、生长控制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分组和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做中,做中学。

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40%

共计52学时,第2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5

食品通用检测技术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包括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酸度维生素C、添加剂、金属离子等指标的测定,融入 1+X考核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食品一般营养成分及添加剂分析的基本原理、相关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胜任理化检验岗位工作。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本课的教学中应注意讲练结合,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践考核在课上进行。

共计82学时,第2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6

食品质量与安全

教学内容: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系统、实施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实施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实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建立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描述食品安全各项目的组成及主要实施步骤,理解食品企业安全控制岗位的工作过程,会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安全管理办法,养成食品安全重于一切的意识。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本课的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以食品企业质量与安全的岗位任务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平时成绩30%,实践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30%

共计52学时,第2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7

功能食品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讲述功能性食品基础知识活性成分分离与稳定化方法,功能性食品生产方法以及功能性食品检测与评价。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功能性食品的功能因子,掌握功能因子的作用机理、功能性食品的评价原理和方法,并学会设计、开发和评价功能性食品。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分组和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做中,做中学。

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40%

共计56学时,第4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8

农业物联网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智慧农业基本涵义及作用、遥感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智能农业装备等现代农业信息化领域最新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构成要素和关键技术,提升对智慧农业的认知水平,学会利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计算机实训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分组和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做中,做中学。

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40%

共计26学时,第2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9

农业大数据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是融合了农业地域性、季节性、多样性、周期性等自身特征后产生的来源广泛、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具有潜在价值,并难以应用通常方法处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农业大数据涉及到耕地、播种、施肥、杀虫、收割、存储、育种等各环节,达到跨行业、跨专业、跨业务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计算机实训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分组和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做中,做中学。

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40%

共计26学时,第3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10

AR企业认知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国市场企业AR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市场不同类型企业AR规模对比分析。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对AR企业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内容,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过程考试50%,综合考试50%

共计10学时,第23学期开设

11

农产品溯源技术

教学内容:农产品溯源技术是为提高农产品优质生产和消费安全目标,解决和实现对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治本之策而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农产品溯源技术的方法和应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分组和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做中,做中学。

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40%

共计28学时,第5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优惠政策与项目申报及风险管理等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所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总经理、营销人员、财务人员等工作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内容,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过程考试50%,综合考试50%

共计14学时,第3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13

VBSE虚拟商务运营

教学内容:通过在校园内搭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模拟企业中的真实场景,设置企业运作的职能部门、岗位、流程、系统、案例,大量仿真货币、产品、账簿、营业执照、公章等,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企业相关规定。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学习能够使学生自主选择工作岗位,体验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为以后再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计算机实训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分组和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做中,做中学。

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40%

共计28学时,第4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14

农业人工智能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和服务环节的典型案例,促进农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和服务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内容,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过程考试50%,综合考试50%

共计28学时,第4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15

农产品电子商务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讲授农产品电商选品和定价农产品电商如何包装和商引流技巧及客服售后等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电商学习如何销售农产品。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计算机实训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分组和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做中,做中学。

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40%

共计52学时,第5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2.专业核心课程

 

表5 专业核心课程说明表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方法)

考核方式与要求

参考学时

1

烘焙制品加工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讲授面包、饼干、蛋糕以及各类糕点等焙烤食品的原理及加工技术,属于粮油食品深加工范畴之一。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人才,学生能够掌握主要的焙烤食品加工原理和加工技术,具有对产品进行感官鉴定检测的技术能力,有较强的操作技能。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本门课程主要是实践,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意讲练结合,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践考核在课上进行。

共计52学时,第2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2

食品机械与自动化控制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讲授食品工业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性能、主要工作部件,以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知识。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食品工业常用机械与设备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设备操作控制、设备选型及生产线规划设计能力,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将课堂与各种机械设备车间一体化,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实践中,边讲、边练、边学,让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过程中去。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践考核在课上进行。

共计52学时,第3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3

粮油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是以多种机械操作和化工单元操作为手段(如原料粉碎、请选分级、干燥脱水、蒸发浓缩、物料输送、萃取等),对粮油原料进行处理和加工与检测,并将粮农食品安全1+X考核中粮油加工与检测部分内容融入课程中,本门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酿酒、淀粉生产与制糖、植物油提取精炼和加工、焙烤食品加工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经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关加工品的制作与检测。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将课堂与粮油实训车间一体化,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以实训教学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实践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践考核在课上进行。

共计52学时,第3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4

肉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

教学内容:肉制品加工原辅料、畜禽屠宰与保鲜、腌腊制品、西式火腿制品、灌肠制品、熏烤肉制品的加工技术与检测项目。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制品的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加工原料的要求,检测肉制品的各种指标,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从事肉制品加工的创新研发、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和学习场所,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围绕肉制品加工的几种典型工作任务,以具体的加工项目为载体,将理论知识渗透到训练项目中,分组完成各个项目的加工过程与检测报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过程考核50%,综合考核50%

共计52学时,第3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5

果蔬加工技术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包括果品、蔬菜采收以后,采后处理技术、贮藏保鲜特点、加工特点与产品标准。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果蔬贮藏加工的基本理论;学会主要果蔬贮藏的操作技术要点及主要果蔬加工的工艺要点;使学生感受做中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将课堂与果蔬加工实训室一体化,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以实训教学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实践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践考核在课上进行。

共计52学时,第4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6

乳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

教学内容: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干酪、冰淇淋、干酪素等乳制品的加工与检测。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乳制品的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检测乳制品的各种指标,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从事乳制品加工的开发、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围绕乳制品加工的几种典型工作任务,以具体的加工项目为载体,将理论知识渗透到训练项目中,分组完成各个项目的加工过程与检测报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过程考核50%,综合考核50%

共计56学时,第4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3.专业拓展课程

表6 专业拓展课程说明表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方法)

考核方式与要求

参考学时

1

仪器分析

教学内容:本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液相、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概念、仪器的结构性质和操作使用,将粮农食品1+X虚拟仿真部分内容融入其中。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利用典型仪器完成定性、定量分析的任务,培养学生具备从事食品工业分析及分析化学检验的相关职业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为分析检验工作保驾护航。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以实验为主体,把技能要求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课程主要在实验室以项目化教学完成。

过程考核50%,综合考试50%

共计56学时,第4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2

食品智能化控制技术认知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讲授食品工业智能化控制技术概况、种类、工作过程等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食品工业智能化控制技术、智能化生产线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内容,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日常任务评价*20%+学生互评*20%+项目完成评价*30%+期末考试成绩*30%

共计8学时,第2学期开设

4

饮品调制技术

教学内容:咖啡文化、酒水知识、酒水文化、酒水服务、精品咖啡、茶类饮品调制、鸡尾酒调制、创意饮品制作。

教学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总结、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饮品加工操作、质量检测、工艺设计、组织生产等操作,满足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在本课中的教学中特别注重讲练结合,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目前能够达到讲与练1:1。

平时20%,期中,30%,期末50%。

共计52学时,第3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5

蛋糕装饰技术

教学内容:裱花基础、鲜奶打发、色彩搭配及应用、多种蛋糕花边、花卉与生肖的制作、多种卡通动物的制作、各种人物、寿辰蛋糕的制作。

教学目标:本课程基于蛋糕装饰的工作过程,针对蛋糕装饰过程的岗位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奶油蛋糕、巧克力蛋糕、水果蛋糕、翻糖蛋糕、节日蛋糕的装饰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从事蛋糕制品的创新研发、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讲解设计学习情境,以配合蛋糕装饰过程为主线,遵循教学做一体实施教学。

采用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制,占40%,期中占20%,期末占40%

共计52学时,第4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6

中西方饮食文化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饮食理论、饮食审美、饮食神髓、饮食风俗、饮食流通以及烹食历史、风味流派、传统特色、筵席文化、筷子文化、茶文化、酒文化。

教学目标:阐扬了中国饮食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激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扩大眼界,为学习专业课程、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分组和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做中,做中学。

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40%

共计32学时,第5学开设,每周4学时

7

发酵食品加工技术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是以多种机械操作和化工单元为手段(如原料粉碎、清选分级、糊化、糖化、发酵、包装等),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酒和调味品。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关发酵食品生产概况、发酵食品与微生物、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有关酒以及调味品的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胜任有关酒及调味品生产的相关技术操作。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发酵食品加工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讲、练结合,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共计32学时,第5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8

食品包装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是以食品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食品科学、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食品包装技术方法、标准法规及质量控制等技术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食品包装材料、包装技术的发展以及食品包装的原理与方法,将包装技术与食品保藏结合起来,使所生产的产品能保持最好的品质。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内容,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日常任务评价*20%+学生互评*20%+项目完成评价*30%+期末考试成绩*30%

共计32学时,第5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9

国际市场营销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等)、产品销售技巧、渠道管理技巧和方法、销售管理技巧和销售促进的方式和方法,营销策划流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学生学会最基本的市场营销知识和技巧,能够进行市场分析、产品销售、制定营销计划等工作。使学生在技能上能够出色的完成产品的销售、产品促销等环节,能够对某个产品或者企业进行市场机会分析,制定合理的营销计划,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营销活动和营销管理的基本职业技能。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本门课程主要是实践,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意讲练结合,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践考核在课上进行。

共计32学时,第5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10

软饮料加工技术

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种类的饮料和生产工艺技术要求、相关的产品检测、相关产品的检测、产品卫生及标准、通过一系列工序加工出来的果蔬汁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等饮料产品。

教学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软饮料加工的水处理、加工原辅材料及要求、包装容器和材料、加工设备及各种饮料的加工原理、工艺及技术要求,以及相关产品的检测、产品卫生及标准。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在本课中的教学中特别注重讲练结合,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目前能够达到讲与练1:1。

平时20%,期中,30%,期末50%。

共计32学时,第5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

11

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食品工业生产线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机器人技术食品生产线的应用,乳机器人轨迹运行控制,手动编程等技术。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运行控制,学会使用手动编程器等对机器人进行生产线的操作。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分组和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做中,做中学。

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40%

共计8学时,第5学期开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教学进程安排表

表7 教学进程安排表

学年

学期

课程

教学

能力

实训

跟岗实习

顶岗

实习

学期

考核

毕业

设计

入学教育

与军训

毕业

教育

社会

实践

寒暑假

总计

1

1

11

2



2


3


2

6

26

2

13

4



2




1

6

26

2

3

13

4



2




1

6

26

4

14

3



2




1

6

26

3

5

8



8

2

5



1

6

26

6




25



1



26

合计

59

13


33

8

5

3

1

6

30

156

2.专业项目实训教学进程设计表

表8 专业项目实训教学进程设计表

课程

门类

课程名称

总学

学期/周数

1

2

3

4

5

6

专业

单项

能力

实训

1

食品应用化学实训

2

60

1

1





2

食品营养与健康实训

1

30

1






3

食品通用检测技术实训

1

30


1





4

食品微生物实训

1

30


1





5

烘焙制品加工实训

1

30


1





6

食品机械与自动化控制实训

1

30



1




7

粮油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实训

1

30



1




8

肉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实训

1

60



2




10

果蔬制品加工技术实训

1

30




1



11

乳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实训

1

30




1



12

功能食品实训

1

30




1



合计

13

390

2

4

4

3



 

3.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表9 课程设计及学时分配表

注:

1.*课程以讲座形式开出,√对应开课学期;

2. 思想道德与法治(6学时)实践项目在课下完成;

3.体育与健康(一)开设8学时冰雪实践项目;

4.创业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进四信三门课程的教学周数为7周;

5.考核方式:考试课录入1,考查课录入2;

6.大赛获奖等可置换公选课程学分。

7.※为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级)融合课程,并根据证书试点情况做动态调整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本专业教学团队共计26人,其中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人,教授2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6人,双师比80%。50岁以上的教师1人,40-50岁间的教师8人,30-40岁间的教师12人,30岁以下的教师5人,是一支知识结构完善、年龄布局合理、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三代教学梯队。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5人拥有公共营养师认证,HACCP内审员3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和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10人具有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拥有副高级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省内和信息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食品加工相关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食品工程师认证,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

专业教室3间,全部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计算机、相关网络设备、互联网接入的一体化教室,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

(1)粮食类实训室

配置有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小型大米加工成套机组、小型玉米精加工机组等设备,可完成大米、留胚米、面粉、玉米粉等教学任务。

(2)中、西式面点实训室

配置有立式双速双动和面机、全自动压面机、双门发酵箱、带馅面条机、自熟米线机、蒸汽喷雾式电烘炉等设备,可开展花色馒头、花卷、带馅面条、面包、蛋糕、饼干加工等实训项目。

(3)油脂实训室

配置有整条小型油脂生产线,包括大豆筛选机、磁选机、辊压机、大豆油浸提机等设备,车间可完成大豆油企业仓储管理、油脂业用大豆的检验、大豆油脂制取、大豆原油强制性指标的检验、大豆油精炼、成品大豆油的检验等教学项目。

(4)豆制品深加工实训室

配置有磨浆机、煮浆机、蹲脑罐等全自动豆腐生产设备,可完成水豆腐、干豆腐、豆干等豆腐制品的生产。

(5)乳制品实训室

配置有奶泵、持温罐、净乳机、杀菌设备、均质机、发酵罐、浓缩设备、喷雾干燥设备、灌装设备等,可完成液态乳加工、酸乳的加工、乳酸菌饮料的加工等实训项目。

(6)肉制品实训室

配置有真空滚揉机、斩拌机、切丁机、绞肉机、拌馅机等设备,可完成灌肠制品、酱卤制品、肉干制品等肉制品生产,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训和教师实践锻炼要求。

(7)果蔬实训室

配置有筛选机、压块机、回潮机、夹层锅、调料锅、真空包装机、微波干燥设备、全自动炒货机设备,可完成各类蜂产品加工、食用菌、山野菜、山野果干制品加工,果蔬脯加工、炒货加工、果蔬罐头加工、即食调味小菜加工、速冻果品、蔬菜加工等教学项目。

(8)农产品分析与检验实训室

配置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乳品成分分析仪、离心机等仪器、设备,可完成食物中各种化学成分、食品添加剂、功能性成分、有毒有害物质等指标检测。

9虚拟仿真实训室

配有40台高配置计算机,并附有乳品生产车间3D虚拟仿真、肉制品车间3D虚拟仿真、酸乳生产虚拟仿真、乳粉生产虚拟仿真、德州扒鸡加工虚拟仿真、气相色谱使用虚拟仿真、液相色谱使用虚拟仿真、原子吸收光谱的使用虚拟仿真等虚拟仿真软件,能够满足乳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肉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仪器分析等课程教学的需要。

3.校外实训基地

拥有哈尔滨米旗食品有限公司、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北大荒集团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个。能提供生产操作、品质控制、产品检验、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等相关实习岗位跟岗实训和顶岗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粮油制品加工、乳肉制品加工、焙烤食品及其他食品加工与管理等相关实习岗位,通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生、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本专业选用“十二五”规划教材《食品营养与安全》,杨霞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1月;《食品添加剂基础》,高彦祥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11月;《肉制品加工技术》,袁玉超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8月,等系列优秀教材。学校建立了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不断完善教材选用制度。

2.图书文献配备

图书馆计算机相关专业书籍5000余册,满足师生查询、借阅;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智慧职教平台、爱课程网、智慧树等开放平台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20余门,拥有视频、案例、题库等学习资源,以及自主开发的信息化资源,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基础情况,采用项目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积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五)学习评价

健全专业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考核评价指标设计涵盖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1.通过日常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形成学生操行成绩。

2.科学设计课程考核。考核学生课前预习、出缺勤、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得出平时成绩;根据课程性质,分别实施阶段性分项技能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职业技能竞赛等,计算各项所占比例,考试课以百分制综合评定课程成绩,考查课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等级。

3.强化项目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由校企双导师共同考核评价。

4.结合“1+X”证书制度要求,开展书证融通改革,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评价。

(六)质量管理

1.健全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具体工作方案,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毕业生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学术委员会论证、党委会审批通过后实施。

建立党委领导、校长指挥的内部质量诊改工作委员会,全面统筹协调的质量保证组织架构,统领决策、生成、资源、支持、监控五个纵向系统,联接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横向层面,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全面保障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

系部负责专业质量保证及诊改工作,统筹专业建设方案、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保证专业建设和教学运行的质量;专业团队负责专业质量的自我诊改工作,编制专业建设方案、专业教学标准,统筹课程标准编制,进行市场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数据及用人单位满意度数据分析,开展自我诊改,撰写专业建设与教学诊改报告;课程团队负责课程质量的自我诊改工作,编制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标准,依据课堂教学实时诊断数据开展自我诊改,撰写课程教学质量分析与诊改报告。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坚持开展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加大日常教学巡查,畅通学生座谈会、网上评教等教学信息反馈通道。通过实施教学文件管理、教学检查、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师听评课等手段,全程把控教学动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3.注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

建立用人单位反馈评价机制。通过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时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通过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掌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发展现状、技能提升需求等信息,及时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借助第三方对学院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大数据分析,优化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必须修满214学分方准毕业。其中:在毕业前所有课程和技能考核都必须达到及格水平以上,计208学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成果达到合格标准计5学分,职业资格证书每个计2分,共计6学分。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学生按照所学规定课程和选修的相关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取向,参加国家考试中心、政府部门组织的考试,获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将来就业、创业打好基础。

表10 学生应考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种类及基本要求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1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2

1+X粮农食品安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农粮信(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级

4

1+X食品合规管理职能技能等级证书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食品伙伴网)

中级

5

乳品评鉴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6

英语等级证书

教育部

B级

十、附录

表10 教学执行计划变更申报表

20 —20 学年第 学期院(系)名称:

课程

名称


专 业


原计划

公共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

课程

学分

执行

学期






班 级


拟变更计划

公共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课程

学分

执行

学期






年 月 日

院(系)主管教学领导(签章):

年 月 日

教务处长(签章):

年 月 日


表11 公选基础选修课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开课学校

课程主讲人

学分

1

1-美育课程

美术鉴赏

北京大学

李松

2

2

音乐鉴赏

中央音乐学院

周海宏

2

3

艺术与审美

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8校/跨校共建

叶朗

2

……

……

……

……

……

4

2-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养成

联盟推荐

林正刚

2

5

职场沟通

联盟推荐

胡刚

2

6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

华东理工大学

刘金祥

2

……

……

……

……

……

7

3-信息技术

Office高效办公

西安欧亚学院

山美娟

2

8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网络素养

昆明理工大学

普运伟

2

9

网络空间安全概论

福州大学

董晨

2

……

……

……

……

……

10

4-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西安交通大学

燕连福

2

11

中国传统文化

西安交通大学

李娟

张蓉

2

12

世界舞台上的中华文明

重庆大学

叶泽川

2

……

……

……

……

……

13

5-健康教育

大学生健康教育

教育部体卫艺司

王登峰

2

14

人文与医学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闻玉梅

彭裕文

陈勤奋

2

15

食品安全

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13校/跨校共建

楼程富

2

……

……

……

……

……

16

6-党史国史

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西安交通大学

燕连福

2

17

延安精神概论

延安大学

邹腊敏

2

18

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

嘉兴学院

黄文秀

2

……

……

……

……

……

19

7-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与文化

中国海洋大学

张若军

2

20

高等数学与MATLAB启蒙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封京梅

2

21

高等数学(上)-高职高专

北大、北航、复旦、川大、厦大/跨校共建

郑志明

2

……

……

……

……

……

22

8-语文素养

写作之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白延庆

2

23

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

天津大学

王用源

2

24

实用文体写作

临沂大学

朱祎

2

……

……

……

……

……

注:详见教务处每学期公布的选课课程目录

上一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级)